首页|体道者之"独"——道家对人之超越性问题的一种探索

体道者之"独"——道家对人之超越性问题的一种探索

扫码查看
道家的体道者之"独"始于老子的"我独"表达式."我独"意指"我"因体道而与世俗中的他者相疏离.其中的"我"指代圣人或老子本人,前者面向政治,后者面向隐逸."我独"的依据是道之"独",道的独一与绝对要求体道者克服人的局限性.老子之后,黄老和庄子走出了两条路径.黄老致力于圣王之"独",强调圣王在体道治国中"独见""独闻"的政治智慧,其要旨在于知权达度,审明动静变化,把握世间万象,沉着应对,及时调整,进而形成和谐安定的政治秩序并追求权力的集中统一.黄老虽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反对乾纲独断,从而与法家有别.庄子则在体道心论的"工夫—状态—境界"三阶段中展开隐士之"独",并以"见独"为核心."见独"并不等于"见道"或"呈露独体",而是意指隐士通过一系列工夫塑造出澄明的独一无二、超越世俗物我的心之状态,"见独"之后才能进入与道相合的无限之境.隐士之"独"尚有一种变体,世俗隐士或隐逸化的常人可以通过"无为""逍遥"来实现处世之"独".此外,庄子学派还改造了圣王之"独",使智慧型圣王更接近无机心的隐士.从本质上看,体道者之"独"观照着人的超越性问题.

宋德刚

展开 >

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广州 510006

道家 体道者 黄老 庄子 超越

2024

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000-114X
年,卷(期):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