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高职院校道德教育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积极心理学与道德人格教育都是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向,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生成的两种理念,有着相同的时代诉求和宗旨。透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高职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途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邹婷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学生
主体性道德人格
出版年:
2012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幸福生活指南杂志社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ISSN:
1673-0801
年,卷(期):
2012.
(9)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