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塔里木河下游人工胡杨林生态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塔里木河下游人工胡杨林生态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为基础,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林龄人工胡杨林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在21a间的变化情况也作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人工胡杨群落随着发育年限的增加,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长,而群落生态优势度逐渐降低,同时土壤理化性质不断改善.在此基础上,对塔里木河植被的演变趋势作一初步的探讨和估计,从而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的生态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外文标题: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Process of Regenerating the Artificial Forests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古丽努尔·沙布尔哈孜、尹林克、严成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植被恢复
人工胡杨林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KZCX1-08-02
出版年:
2004
干旱区地理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干旱区地理
CSTPCD
C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863
ISSN:
1000-6060
年,卷(期):
2004.
27
(3)
被引量
9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