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额济纳绿洲胡杨的光合特征及其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额济纳绿洲胡杨的光合特征及其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扫码查看
以额济纳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控制光强、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子,阐述了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胡杨阳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胡杨阴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照、温度和CO2浓度皆对胡杨的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分别遵循Farquhar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在不同CO2浓度下,光饱和点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则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在相同的CO2浓度条件下,阳叶的光补偿点高于阴叶;在不同光强下,表观羧化效率也随光的增强而增大.CO2补偿点随光强的增强而有所下降,且在同等光强条件下,阴叶的CO2补偿点大于阳叶.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of Populus euphratica leaves and response rate to light intensity and CO2 concentration in Ejina oasis of Northwest China

常宗强、冯起、苏永红、吴雨霞、司建华、席海洋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胡杨 净光合速率 光强 CO2浓度 表观量子效率 表观羧化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405010122003401

2006

干旱区地理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干旱区地理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63
ISSN:1000-6060
年,卷(期):2006.29(4)
  • 4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