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可变下渗容量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可变下渗容量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扫码查看
陆、气耦合是实现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关键,首先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输移方案(surface vegetation atmosplletie transfer schemes,简称SVATS)中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简称VIC模型).将黄河流域划分为432个50 km×50 km正交网格,由108个雨量站1960-1970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插补到各个网格,根据土壤、植被分布资料,确定了各网格的土壤和植被参数,基于15个子流域的水文率定,将水文参数移植到相似区域,进而模拟了黄河流域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对典型支流及区间径流量的模拟效果表明,VIC模型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能力,可用于分析、评价环境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
VIC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Yellow River basin

王国庆、王苗苗、贺瑞敏、刘翠善

展开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水利部应对气侯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3

可变下渗容量模型 黄河流域 径流模拟 参数标定

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江苏省博十后项目

XDS2008-010701026C

2009

干旱区地理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干旱区地理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63
ISSN:1000-6060
年,卷(期):2009.32(3)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