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煤矸石中无机和有机氮的溶出规律研究

煤矸石中无机和有机氮的溶出规律研究

Releas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nitrogen from coal gangue

扫码查看
在我国生态脆弱煤矿区,地下采空区多以煤矸石为填充材料用于矿井水的临时储存和净化,然而,煤矸石中溶出的氮素对矿井水水质的影响研究报道却很少.文中以保德矿区采集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25℃,达西流量0.25mL/min条件下通过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地下采空区充填煤矸石无机和有机氮的溶出规律,这对于评价地下采空区预处理矿井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溶出的氮素主要为氨氮,其次为有机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煤矸石中氨氮、总氮(TN)及有机氮的溶出具有间歇性特点,这与所研究煤矸石的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且氨氮的间歇性溶出对淋出液中pH值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淋出液中氨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总氮(TN)和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实验初始取样点18h;其中硝态氮、亚硝态氮和TDS均经过了快速下降、缓慢下降至稳定三个阶段.实验开始时淋出液中硝态氮浓度约为实验结束时的42倍左右,亚硝态氮浓度约为结束时的600倍左右.总体上,煤矸石中各类氮素在前期溶出速度较快,但溶出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并趋于稳定.

赵丽、张攀群、刘婷、孙艳芳、张庆、孟珣珣、李俊杰

展开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焦作454000

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焦作454000

煤矿地下采空区 煤矸石 氨氮 柱模拟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河南省博士后经费联合资助

4140221619A170008KF2018-06

202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 内蒙古农业大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92
ISSN:1003-7578
年,卷(期):2020.34(12)
  •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