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范院校参与课后服务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

师范院校参与课后服务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

扫码查看
开展课后服务是一项解决家长接送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民生工程".目前,中小学课后服务面临服务主体较为单一、教师负担加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基于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师范院校参与课后服务具有减轻教师负担、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和增强师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价值意蕴.为此,可从打造"双导师制"的课后服务团队、设计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后服务内容、倡导"活动课程"的课后服务形式、彰显"过程性"的课后服务评价四个方面,探寻师范院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实践理路,以期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伍辉燕、杨起群

展开 >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6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广西桂林 541199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师范院校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核心素养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23FGL026

2023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影响因子:0.205
ISSN:1001-7070
年,卷(期):2023.37(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