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丝路物质文化的历史记忆与话语建构——对"马踏飞燕"的物质性诠释学考察

丝路物质文化的历史记忆与话语建构——对"马踏飞燕"的物质性诠释学考察

扫码查看
丝路物质文化是丝绸之路诸民族的政治、文化等多向度交流的产物,"马踏飞燕"作为丝路物质文化的代表物,成为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象征符号,"马踏飞燕"即中国.从"马踏飞燕"的发现到发明经历了一个建构过程,对"马踏飞燕"的物质性诠释学总体体现出物的历史性、物的政治性与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三个特征.物的历史性指"马踏飞燕"作为物,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与储存器,其承载着传统墓葬文化记忆、地方性文化记忆、丝路文化交流记忆与中国神话记忆,呈现出人们的审美认同与情感认同.物的政治性指"马踏飞燕"既是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合谋的产物,同时也是语境转换中虚构与重构的结果,物作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指经过权力话语表征的"马踏飞燕"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借助图像、雕像、声像、戏剧及文创产业等新媒介与艺术形式,在将马踏飞燕作为一个物机械复制生产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一个概念进行生产复制,通过意义重构与变形生产,形成马踏飞燕"表征群",生成新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具有多元意义的文化符号.对"马踏飞燕"这一历史流传物的物质性诠释学分析与考察为丝路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一条可鉴之路.

缐会胜

展开 >

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丝绸之路 物质文化 马踏飞燕 权力话语 丝路记忆 文化生产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22AZW001YB2023015

2024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77
ISSN:2097-1532
年,卷(期):2024.34(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