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志、"缙绅录"、《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等文献,按照"确定府级行政区划沿革→初步建立知府列表→信息补充与考订→最终形成职官表"的路径,文章复原了嘉庆至宣统朝(1796-1911)甘肃省知府职官表.通过对695名知府(知州、通判)籍贯、出身等信息时空特征的统计分析发现:旗籍官员占比较大,在很长时间里是甘肃省知府的最主要来源;出身以正途为主,异途为辅,且正途以科甲为宗.值得注意的是,以光绪朝为界,甘肃知府群体结构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湖广籍官员数量超过旗籍成为知府的最主要来源;虽仍以正途为主,但异途出身官员数量不断增多.此外,进一步结合官缺制度的分析显示:旗籍官员数量与各府官缺等级有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出身与官缺等级的相关性则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