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和"兴观群怨"是孔子论诗言论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用语.汉代以来,论者不断发掘其诗学和审美内涵,但伦理政治理解作为持久牢固的"先见"框架始终影响论者的阐释,最终把"思无邪"归于"正"或"思想正确",把"兴观群怨"说归结为政治伦理或伦理政治的功利目的.对"思无邪"和"兴观群怨"分而论之的主导阐释,不但没有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最终都被归结为伦理政治的功能维度.如果把"思无邪"作为本体论命题,把"兴观群怨"说作为该本体论命题的具体化,"思无邪"与"兴观群怨"便构成了孔子诗论的"体""用"关系,并成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和开放阐释空间的诗学命题,从而释放被遮蔽了的孔子诗论的丰富内涵及其深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