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法治建设空间转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优化

论法治建设空间转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优化

扫码查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体现在原创性、独特性法治理论的创新、问题导向的法治建设以及法治立场的鲜明特征等方面.我国法治建设之所以能够从时间逻辑转向空间逻辑,是在破除法治道路普适观、线性法治进化观和全球法治均质观三个作为时间逻辑正当性基础的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实现的.要继续遵循法治空间再生产的内在逻辑要求,重视法治空间内在结构的环境优化,提升法治理论对其所嵌入的秩序内在法治要求的表达,推动不同空间、不同层次法治立场的共存与融通.

张建

展开 >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法治建设 法治道路普适观 线性法治进化观 全球法治均质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第六期"333人才"培养支持资助项目

22BFX003

2024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0.654
ISSN:1007-788X
年,卷(期):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