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南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河南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深入理解和掌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对保护耕地并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产粮第二大省河南,以县域为单位,基于河南省 1980-2020 年土地利用长时序空间数据,采用重心转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揭示全省 158 个县级评价单元 1980-2020 年来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迁移路径和集聚特征,以期为河南省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河南省耕地资源东西分布差异大,集中连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耕地总面积随时间推移呈波动减少。(2)耕地"非农化"等级时空差异较大,豫西地区耕地"非农化"较为缓和,中部和东部地区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3)河南省耕地"非农化"空间不均衡性增强,空间格局小幅波动,耕地"非农化"重心以先向东南和西南后向东北的路径迁移。(4)河南省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格局在 4 个时期均呈现出集聚特性,空间集聚程度先增大后减小,高—高和低—低聚类主导格局变化。本研究揭示了 1980-2020 年河南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格局,为政府管控耕地"非农化"现象、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余庆年、王虎威

展开 >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耕地"非农化" 时空演变特征 重心模型 空间自相关

2024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成都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0.519
ISSN:1009-4210
年,卷(期):2024.41(2)
余庆年,王虎威.河南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4,41(2):50-61.DOI:10.3969/j.issn.1009-4210.2024.02.00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