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趋向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趋向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下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力图将二者融合起来.100年来,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20-1950年代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它在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把马克思有关人类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理论与弗洛伊德有关性压抑和个性解放的观点相结合.1960年代之后,一些后现代主义者试图把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欲望和症候概念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资本论》的分析.1980年代之后,以齐泽克等为代表的左翼学者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重建新唯物主义的构想.对于精神分析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既要肯定其积极的理论努力和"创新",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批判,以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孔明安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嫁接"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16ZDA101
出版年:
2024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63
ISSN:
1674-1277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