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批判维度——评约翰·罗默的剥削理论
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批判维度——评约翰·罗默的剥削理论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1970年代至19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以劳资收入巨大鸿沟为主要表现的严重的经济不平等问题,而劳资交易表面上的"自愿互惠"原则使人们陷入结果不正义和过程伪正义的困境.揭示劳资矛盾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这一基础并不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所认可,因而其对资本主义不合理现实的价值批判力受到了遮蔽.在此背景下,罗默提出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剥削理论,力求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批判维度.通过从雇佣劳动生产向初始财产分配、从剩余价值转移向最终福利比较、从血腥原始积累向所谓"清白的"资本积累、从特殊社会形态向一般社会形态的转向,罗默拓宽了马克思剥削理论的论域,提出了若干具有现实意义的见解.不过,他将剥削问题归结为初始财产分配不平等问题,这无法解释外在财产平等分配与内在财产不平等分配的悖论,使其理论具有内在矛盾性.并且,他只从平等这个单一维度理解正义,并不能揭示马克思剥削理论的道德内涵,因而罗默的理论重建工作具有局限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程雨凡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价值批判
剥削
初始财产分配
平等
正义
出版年:
2024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63
ISSN:
1674-1277
年,卷(期):
2024.
(1)
浏览量
2
参考文献量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