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杀死"巴黎圣母院与雨果的文学夺权

"杀死"巴黎圣母院与雨果的文学夺权

扫码查看
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经典,《巴黎圣母院》向来因动人的故事情节或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为人所称颂,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远胜于此。作品虽以中世纪天主教堂命名,却带有宗教反叛色彩。小说写于1830年这个标志雨果思想转折点的年份,记录了作家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接纳方式,反映出他的核心诉求:将社会改革与艺术解放相互贯通,由文学来行使教权。此观点隐含于书中一句谶语"这个将杀死那个",并在刑场送水场景中得到集中体现。本文认为,受罚与送水形成的情节突转,其背后埋下了一套意义与之相悖的话语体系,作家借助音韵互涉解构亚里士多德情节观并赋予送水情节以历史、政治内涵,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启蒙为宗旨的革命观,社会革新与文学革命相互隐喻,彼此促成。
"Kill"Notre-Dame de Paris and Hugo's Literary Seizure of Power

贵雪佼

展开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雨果 《巴黎圣母院》 革命 启蒙

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特色发展引导专项中国人民大学项目(2021)

202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国外文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85
ISSN:1002-5014
年,卷(期):2022.(4)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