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亚马逊修辞与异托邦美学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亚马逊修辞与异托邦美学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掀起了亚马逊热。诸多涉足亚马逊的西方作家对亚马逊作了精彩纷呈的描写,但始终未能跳脱"乌托邦"和"恶托邦"的修辞传统。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理论被引入亚马逊研究领域,人们开始从异托邦的视域客观、冷静地审视亚马逊书写传统,尤以美国现代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最具代表性。本文认为,毕晓普的亚马逊修辞是对亚马逊传统话语的回应与思考,诗人通过对"河人"和"圣塔伦"两个极具亚马逊特征意象的想象和再现,从时间上追溯亚马逊历史,在空间上展现亚马逊景观,诠释了她对正在变化中的亚马逊话语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表达了诗人的"他者"意识以及书写"他者"的可能性,即建立一种与生命存在相吻合的自然、社会"共同体",一个"合融"的世界。
外文标题:
Elizabeth Bishop's Amazon Rhetoric and Heterotopia Aesthetic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远林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伊丽莎白·毕晓普
亚马逊修辞
他者
合融
异托邦美学
基金:
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国外文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185
ISSN:
1002-5014
年,卷(期):
2022.
(4)
参考文献量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