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易学视域下朱熹经学诠释方法的转向

易学视域下朱熹经学诠释方法的转向

扫码查看
"《易》本卜筮之书"是朱熹易学的核心理念,一般认为,淳熙二年(1175)是此新见的确立之年,通过爬梳和分析相关书信、语录,此观念形成的时间可以上溯至乾道八年(1172),朱熹针对程颐易学提出"不合全说作义理"和"不就卜筮上看"的批评.此后,围绕如何重新阐明《易》所承载的圣人本意,朱熹提出分观《周易》经传、推求卦爻辞本义和重视训诂等方法.至淳熙二年,随着"《易》本卜筮之书"认识的完全确立,其易学彻底转向立足占筮语境的新诠释理路.不唯易学,在《诗经》学、四书学及解经原则等方面,也能看到朱熹的诠释理念基本同步发生着转变,可以说,乾道八年至淳熙二年是朱熹经学诠释方法实现由"说义理"到"求本义"总体转向的关键时期.

李筱艺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朱熹 易学 经学 诠释 转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

21VJXT0102023M740305

2024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0.618
ISSN:1001-8182
年,卷(期):202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