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如何理解"晚明唯识"——从王肯堂《成唯识论证义》的校正出发

如何理解"晚明唯识"——从王肯堂《成唯识论证义》的校正出发

扫码查看
当前对晚明唯识的研究大多利用序跋等材料,没有深入对具体文本与问题的探讨,也缺乏从唯识文献与理论出发的系统研究.通过王肯堂《成唯识论证义》的校正与引文分析可知,晚明学者间接从澄观、延寿等人的著作中阅读到了大量唯识唐疏,虽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但大部分的解读基本正确.在文献与思想史层面,晚明唯识著作为反思《成唯识论》的文献性质提供了启示,更揭示了唯识学对华严学、禅宗思想发展的隐秘而重要的作用.在义理层面,晚明唯识在与印度思想相关的"因明""六离合释"等问题上难言成功,对"三类境""自证"与"相应"等理论问题的理解也未必深入,但随着对《成唯识论》文献研读的深入,其注疏与解读大致也是可接受的.

许伟

展开 >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浙江大学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

晚明唯识 唯识学 成唯识论 王肯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2&ZD256

2024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0.618
ISSN:1001-8182
年,卷(期):202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