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诠释之魅:理解的远虑与近忧

经典诠释之魅:理解的远虑与近忧

扫码查看
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其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不是形而上学,也非构建探寻关于对象的客观知识之方法论体系,而是人的生命与生活,是生活世界.海德格尔把"Sorge"(忧烦)设定为此在存在的基本规定性,奠定了此在诠释学的基础.作为中国诠释传统的开端,孔子生于春秋乱世,具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其解《易》之旨趣,以远虑解近忧.孔子诠释理念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他解经"观亓德义",为诠释活动设定了价值导向,即君子德行仁义求福求吉,将人的理解与实践引向积极进取、教人向善的方向.

潘德荣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经典 理解 海德格尔 远虑近忧 《周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ZD029

2024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0.618
ISSN:1001-8182
年,卷(期):202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