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特点、实践不足与优化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特点、实践不足与优化路径

扫码查看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当代大学生具有因依赖算法推荐机制而认知片面化、因积极建构"人设"而表达主体化、因扩大文化认同而社交圈群化的特点。以此为依照,在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限制因素则集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缺乏比较视野、教学语言缺乏吸引力、教学考核缺乏连贯性。因此,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高校需要拓展教学内容视野的广阔性,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的衔接设计,需要提升教学话语的吸引力,整合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授课的亲和优势,需要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连通紧密性,落实隐性考核与学生兴趣文化的对应关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郑敬斌、聂广壮

展开 >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针对性 亲和力 实效性

2024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

ISSN:
年,卷(期):2024.(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