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融合壮族非遗传承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探析——以南宁生榨米粉为例

融合壮族非遗传承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探析——以南宁生榨米粉为例

扫码查看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入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创新且富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方式.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涉及的原料的选择、米浆的发酵等技巧与高中生物学"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观察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制作传统发酵食品"等实验高度契合,为开发融合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提供了切入点.课题组成员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结合点、制订实验课程实施方案、细化实验教学实施步骤、完善评价机制以及打造数字化实验课程资源库,初步形成融合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

周建莲、王春艳、刘强

展开 >

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非遗传承 高中生物学实验 课程融合 课程资源开发 南宁生榨米粉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电教装备研究专项课题

2023ZJY647

2024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杂志社

广西教育

影响因子:0.064
ISSN:0450-9889
年,卷(期):20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