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iya@126.com

0771-5322109 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足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杨燕胜
    1页

    "素养化、动态化、个性化"高中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余超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评价体系急需创新,以适应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为了克服传统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柳州高级中学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和育人需要,积极探索学生综合评价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引领育人方式变革的突破口,借助多元智能等教育理论和信息化智能技术,构建以"一基四核"素养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和依据、"三环递进"素养课程体系为支撑、动态化与个性化发展规划应用体系为管理导向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养化动态化个性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服务平陆运河的中职学校智慧物流"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覃柳红
    9-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平陆运河经济带物流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本地区对智慧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课题组结合中职学校智慧物流教学模式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内涵,探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要求、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学校将智慧物流专业链对接物流产业链、将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要求、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培养智慧物流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智慧物流"三对接"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教师研修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向心力探究

    罗俭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教师研修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强大的向心力,这种力量可以通过共同目标、有效交流、资源共享、政策支持和多样性活动得以加强.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识别影响教师研修共同体向心力的关键因素,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即:以个体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师交互共同体;以"互联网+平台+资源"为依托,创设高效的交互环境;以"服务+激励机制"为保障,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以混合式研修活动为纽带,建立联动教研共同体.

    教师研修共同体职业教育向心力高质量发展

    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中职学校专业布局及专业群建设的策略——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余冰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行业企业的发展和市域产教联合体概念的提出,中职学校应明确自身定位、协同企业发力、创新建设机制,为专业布局及专业群建设探寻出路.课题组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结合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广西市域主要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调研及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从供给与需求的动态演化角度提出中职学校的专业布局及专业群的建设策略:强化"校地联动",实现"三业贯通";完善育人方案,创新育人模式;构建中高本贯通五年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专业布局专业群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学校

    本土红色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以桂林市兴安县为例

    张欣蓓唐静梅文珊瑚
    2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可以丰富中职语文教材内容,涵育中职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中职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育人价值,使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运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以打造丰富多元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本土红色文化,应遵循尊重性、导向性、主体性、适度性原则,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色,根据教学模块,巧妙融入教学;开发第二课堂,注重体验熏陶;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熟悉红色资源.

    中职语文本土文化红色文化语文教学

    中职数学学科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以"集合的表示法"教学为例

    陈月娇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职业教育各专业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数学学科作为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中职数学教材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及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线上学习平台落实课前预习、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评价、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等做法,有效落实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集合的表示法

    思政元素融入中职网页Logo设计系列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王思思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教师应注重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多个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确保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步、同向、同行.教师根据混合式教学理论内涵,结合网页Logo设计的行业需求、课程特点及学生情况,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探讨中职网页Logo设计系列微课混合式教学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教学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基于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可知,该教学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课程思政中职教育网页Logo设计微课混合式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

    李晶罗龙兴
    37-3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而且能够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在日常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活劳动以强化劳动意识、在劳动生产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以提高专业技能、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劳动服务以增强社会责任感、优化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中职学校

    家庭教育对县域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吴家成
    40-4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教育是影响县域中职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大多数县域中职生存在以下心理健康问题:厌倦学习,自我意识不强,自制力较差;不善交际,有自我封闭倾向;沉迷网络游戏,情感不健康等.其成因包括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够关注,采取"放任式"教育方式,家长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婚姻关系不和谐,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县域中职学校应通过多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并积极组织亲子实践活动,传授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应及时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孩子认同自我;时常自我反思,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平等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稳固的情感依恋,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县域中职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