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感知·发现·提出: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路径的构建与实践

感知·发现·提出: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路径的构建与实践

扫码查看
问题提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当下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当前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研究的现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创设体验感知、创造发现、表达提出三个教学环节,将其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必经过程,分别对应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三个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并从知识逻辑、思维发展、认知路径三个结构维度构建起初中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感知·发现·提出"理论框架,以此提升学生感知、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等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强化体验感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有一定认知趋向的积极探究的问题意识;通过呈现更多的具体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类比,使学生在创造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提出数学猜想、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联结,使学生在反思性表达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陈鑫海

展开 >

南宁市新民中学

问题提出 "感知·发现·提出"理论框架 初中数学

2024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杂志社

广西教育

影响因子:0.064
ISSN:0450-9889
年,卷(期):2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