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桂西南石漠化区不同微地形中茶条木种子和幼苗的数量特征

桂西南石漠化区不同微地形中茶条木种子和幼苗的数量特征

扫码查看
为探讨微地形(Microtopography)对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种子和幼苗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样方法对广西平果市龙何喀斯特生态重建示范区茶条木群落中不同微地形的茶条木种子密度、种子存活率、幼苗密度和幼苗年龄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条木群落中的微地形有石面、小平地、石沟、石窝和石缝等5种,各微地形的茶条木平均种子密度、平均种子存活率和平均幼苗密度分别为4.97-212.28粒/m2、35.7%-76.5%和0.09-44.85株/m2,石面的平均种子密度和平均幼苗密度显著小于其他4种微地形(P<0.05),平均种子存活率显著小于小平地、石沟和石窝;茶条木1年生、2年生和3年生以上的幼苗占比分别为84.44%-100.00%、0.00%-15.38%和0.00%-2.22%,3年生以上幼苗的总存活率不足1.0%.综上,在桂西南石漠化山区茶条木群落中,茶条木的种子密度、种子存活率和幼苗密度等受微地形的影响明显,多年生幼苗存活率低,林下更新能力差,其群落管理可采取冠层疏枝和林隙除杂等措施改善微环境,促进幼苗生长和种群更新.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eds and Seedlings of Dela-vaya toxocarpa in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y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in Southwest Guangxi

rocky desertificationmicrotopographyDelavaya toxocarpaseedseedling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吕仕洪、李象钦、潘玉梅、唐赛春、曾丹娟、韦春强

展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6

石漠化 微地形 茶条木 种子 幼苗 数量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植物研究所学科发展基金

31860174桂植发001

2023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广西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16
ISSN:1005-9164
年,卷(期):2023.30(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