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毛白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毛白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研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苗木内的分配规律,提高毛白杨造林效果,以毛白杨新品种'北林雄株1号'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高(50000株/hm2,A1)、中(41667株/hm2,A2)和低(31250株/hm2,A3)3种育苗密度和3种行距配置(行状配置B1:行距0.8 m+0.8 m、带状配置B2:窄行距0.6m+宽行距1.0 m和带状配置B3:窄行距0.4m+宽行距1.2 m),分析育苗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毛白杨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带状配置1(A3B2)和低密度带状配置2(A3B3)条件下,苗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理想,A3B2的茎、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5.51和121.24 mg/g,A3B3的茎、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9.12和110.19 mg/g.不同器官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占干重比表现为根>叶>茎;淀粉含量占干重比表现为根>茎>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占干重比表现为根>茎>叶.密度和行距配置显著影响毛白杨叶、茎和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且毛白杨苗木根系可储存较多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Effects of Density and Row Spacing on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of Populus tomentosa

郑宇、孙明慧、刘勇、李国雷、王长伟、王苗苗、宋协海、常笑超、万芳芳、张劲、孟路

展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浙江杭州 310019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毛白杨 密度 行距配置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D0600403

2023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林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59
ISSN:1006-1126
年,卷(期):2023.52(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