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P72、MGF和CD2v基因的非洲猪瘟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基于P72、MGF和CD2v基因的非洲猪瘟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扫码查看
非洲猪瘟在临床上出现多种毒株,主要分为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因其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方法进行正确诊断和健康监测.为实现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的鉴别诊断,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ASFV中国流行株(登录号:MK333180.1)的P72、CD2v、MG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上述三种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 2型(PRV)和猪圆环病毒(PCV2)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显示针对P72、CD2v和MGF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下限为 103~102 copies/mL.在重复性试验中,大部分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 2%或接近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试验表明,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来鉴别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
Establishment of A Tripl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frican Swine Fever Based on P72,MGF and CD2v Genes

张红云、陈秋英、严斯刚、杜泓明、陆志翔、郑敏、罗廷荣

展开 >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广西悦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6

广西璞缔恩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6

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州 545026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4

展开 >

非洲猪瘟 野毒株 基因缺失毒株 三重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柳州市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项目

2020NACB0801

2023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广西农学报

影响因子:0.322
ISSN:1003-4374
年,卷(期):2023.38(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