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特征与韧性演化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特征与韧性演化

扫码查看
引入旅游能级概念,修正万有引力模型,选取中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东盟各国间的旅游合作联系,刻画其合作网络,并利用中心度、网络结构洞等指标与技术系统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利用鲁棒性、传输性、聚集性、层级性、匹配性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网络中断模拟等指标与技术系统综合评估网络结构韧性,结果显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呈现多向化、密集化、纵深化发展趋势,中国逐渐承担起网络中的核心角色,扮演"媒介"作用,而且中断模拟显示2013年后网络结构韧性始终受中国失效影响最大,中国对于网络结构韧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整体结构较为不稳定,网络鲁棒性较弱,抵抗外界干扰与风险侵袭能力较差.为加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建设,应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合作密度;注重角色分工,强化示范效应;强化分类提升,增强结构韧性.

殷杰、郑向敏

展开 >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华侨大学 旅游安全研究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莆田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旅游合作联系网络 网络特征 网络结构韧性 中断模拟 中国—东盟

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23SKGC-QT01

2024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西社会科学

CHSSCD
影响因子:0.483
ISSN:1004-6917
年,卷(期):2024.(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