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辅导员参与"的四重逻辑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辅导员参与"的四重逻辑

扫码查看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辅导员参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讲道理"本质要求,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发挥辅导员多重身份作用及推动以辅导员为主导的多元协同育人关系建构,依鉴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历史演进规律、理论建构要求、质效提升需要、价值理性追求等四重内在驱动逻辑进行深刻揭示.具体来说,在历史逻辑方面,按照辅导员身份建构和发展的时序审视辅导员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角色和作用,其先后大致经历了政治性参与、专兼职互补式参与、思想性参与和协同性参与四个接续的分别具有鲜明特征的"个别发展阶段";在理论逻辑方面,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辅导员参与"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变得可能,又因为依鉴多学科理论而变得可靠,亦因为思政课理论张力延展需求而变得可行;在实践逻辑方面,思政课教学目标和任务成为"辅导员参与"的重要遵循,思政教育学科内涵建设成为"辅导员参与"的根本要求,思政课教学责任机制成为"辅导员参与"的基本规定;在价值逻辑方面,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的"辅导员参与"以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必然性为价值追求标准和原则进行思政课教学范式重塑,是新时代思政课理性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杨仲迎

展开 >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辅导员参与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021)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重大专项(2021)

21JDSZ30932021SJZDA072

2024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西社会科学

CHSSCD
影响因子:0.483
ISSN:1004-6917
年,卷(期):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