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2021年抚州市居民死亡特征及减寿分析

2014-2021年抚州市居民死亡特征及减寿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抚州市居民死亡特征、减寿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2021年抚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和SPSS 26.0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14-2021年抚州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59.63/10万和461.10/10万,粗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6.20%,P<0.01).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x2值分别为2 659.788和2 702.100,P值均<0.001).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其中前3位死因占61.80%.心脏病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16.01%和10.26%,P值均<0.01);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5.03%和8.61%,P值均<0.01),但标化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分别为1.06%和3.54%,P值均>0.05);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潜在减寿率(PYLLR)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2.16%,P<0.001),呼吸系统疾病PYLLR呈快速下降趋势(AAPC=-15.67%,P<0.001).伤害、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PYLLR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AAPC依次为-3.00%,2.06%和3.96%,P值均>0.05).排前5的死因顺位疾病平均减寿年数(AYLL)总体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结论 以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是抚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抚州市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针对重点疾病开展"三早"预防,完善疾病防控体系,以促进抚州市居民健康.

车海萍、刘洪海、李小红、章志红、上官致洋

展开 >

抚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抚州 344000

抚州市急救中心,江西抚州 344000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2024

应用预防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预防医学

影响因子:0.914
ISSN:1673-758X
年,卷(期):202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