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预防医学
应用预防医学

王树声

双月刊

1673-758X

GXYX@chinajournal.net.cn

0771-2518693,2518653,2518652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应用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创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等。已被15家国内外著名的检索性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受到读者和同行专家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HOTAIR在微囊藻毒素-LR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初探

    赵娜农清清何俊权聂李云...
    407-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致肝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0nmol/LMCLR连续传代染毒WRL68细胞至25代,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鉴定细胞的恶性程度.收集第25代MCLR表达染毒组和同代对照组细胞进行lncRNA芯片检测分析,观察HOTAIR的表达改变,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HOTAIR的靶基因和可能相互作用的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第0代(P0)、第5代(P5)、第10代(P10)、第15代(P15)、第20代(P20)、第25代(P25)的对照组和染毒组细胞中HOTAIR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P25染毒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高于同代对照组细胞.lncRNA芯片检测筛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25染毒组细胞HOTAIR表达上调2.471倍,HOTAIR的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上调2.733倍.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代对照组相比,P15、P20、P25的染毒组细胞HOTAIR的表达分别上调2.411倍、2.566倍和3.183倍,CDKN1A mRNA的表达分别上调1.579倍、1.864倍和3.351倍.MCLR诱导的恶性转化各时期,HOTAIR与CDKN1A共有的靶向微小RNA(miRNA)miR-17-5p表达水平随着染毒代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过表达miR-17-5p可抑制MCLR慢性染毒所引起的HOTAIR和CDKN1A表达上调.结论 在MCLR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HOTAIR和CDKN1A持续高表达,而miR-17-5p持续低表达,HOTAIR可能与miR-17-5p相互调控,进而影响靶基因CDKN1A的表达.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微囊藻毒素-LR(MCLR)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miR-17-5p细胞恶性转化

    珠海市居民牛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分析

    陈丹丹张秋平朱婷婷郑正男...
    415-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珠海市居民牛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居民摄入牛奶及奶制品的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考虑地域和城乡等分层因素的分布均衡性,于2021年在珠海市抽取5个功能区作为调查点,每个功能区随机抽取120户家庭,每个家庭中3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居民营养调查.分析调查对象过去12个月牛奶制品的摄入率和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中牛奶制品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共调查珠海市3岁以上居民1 476人,男、女性别比为1∶1.05,以15~<65岁(占77.2%,1 137人)、主城区(占48.0%,709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占59.5%,878人)、年收入在80 000元以上(占37.7%,556人)、农林牧渔生产人员(占53.2%,785人)人群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摄入率为79.5%(1 174/1 476),对过去12个月内饮用过牛奶及奶制品的1 174人进行摄入率和摄入量的分析,15~<65岁组摄入小于7次的比例为41.9%;各年龄组人群中每天摄入300 mL及以上的占比为26.1%.不同性别、年龄、城乡、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总收入不同的居民在摄入牛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15岁(OR=15.073)、机关专业技术办事员工作岗位(OR=1.163)的人群摄入牛奶及奶制品可能性更大.结论 珠海市居民牛奶制品的整体摄入率较高,但男性、15~<65岁、农村、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等人群的摄入率不高,各年龄组的摄入量普遍低于推荐量.今后应针对男性、15~<65岁、农村、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开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和奶类制品的深度科普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全民关注营养健康.

    牛奶及奶制品营养调查摄入状况

    深圳市某区一年级学生家长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许明超李锦成李颖超彭清琴...
    420-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3所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小学水痘疫情防控以及水痘疫苗应急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同一学位片区、距离相近、受水痘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3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线上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基本情况、家长的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等.采用构成比(%)描述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接种意愿,利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585份,其中家长的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判定为"愿意接种"的547份,占比为93.5%(547/585).家长受疫情影响程度越大,其在"同班传染可能性"、"疫苗保护时间"、"疫苗预防效果"、"轻度不良反应接受度"问题的得分越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受疫情影响程度(OR=2.330,95%CI:1.461-3.718)、轻度不良反应接受度(OR=1.954,95%CI:1.381-2.766)、疫苗质量认知(OR=1.616,95%CI:1.002-2.607)、孩子水痘病史(OR=0.292,95%CI:0.120-0.711)与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相关.结论 3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的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整体尚可,但对水痘危害性、传染性以及水痘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认知不足.建议今后在发生水痘疫情时,针对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点科普,以提高疫苗应急接种率.

    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意愿影响因素

    2014-2022年岱山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和趋势分析

    朱夏燕林启
    426-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4-2022年岱山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2年岱山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0~74岁累积死亡率和35~64岁截缩死亡率等指标,分析死因顺位以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14-2022年岱山县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328.4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0.43/10万,恶性肿瘤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3.25%,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161.29/10万.2014-2022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2.203%,t=3.511,P=0.010),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3.033%,t=-4.099,P=0.005).男性恶性肿瘤死亡3 515例,死亡率为439.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5.70/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1 804例,死亡率为220.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8.10/10万,男性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72.02%(3 831/5 319);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4.85%.15岁以前主要恶性肿瘤死因为白血病,45岁以后为肺癌、肝癌和胃癌.主要恶性肿瘤中,胃癌(AAPC=2.073%,t=2.402,P=0.047)、结直肠癌(AAPC=4.318%,t=3.297,P=0.013)和胰腺癌(AAPC=13.546%,t=3.360,P=0.012)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4-2022年岱山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肺癌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重点防控癌种,应通过预防、筛查、诊疗等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

    2022-2023年赣州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和同源性分析

    邬楚楚唐满妹王珏鑫王素萍...
    43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赣州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分析其毒力基因和分子分型特征,为该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以及食品安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2023年抽取赣州市各农贸市场、超市市售水产品样品95份,开展菌株分离与鉴定,通过三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筛查分离菌株中tdh、trh、tlh 3种毒力基因分布,并将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的条带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5份水产品样品共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49株,阳性率为51.58%,其中甲壳类、淡水鱼蛙、双壳类的阳性率分别为90.63%、28.89%和38.89%.49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tlh基因阳性率为100.00%,检出trh基因阳性率为4.08%,未检出tdh基因.49株副溶血性弧菌除3株降解,可见46株分析结果,共产生43种不同的电泳条带,条带间相似度在53.60%~100.00%之间,共26个克隆系,可见广泛分布的酶切带型.有2例条带间相似度达100.00%,其他优势带型不显著,未见显著集中聚类.结论 2022-2023年赣州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但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可见同源性菌株,但未有显著优势簇,且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提示其具有不同的来源.

    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

    湖北省一例狂犬病实验室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王黎明谭竞成黄科台文博...
    436-439,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湖北省1例狂犬病实验室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积累资料和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鄂州市中心医院门诊记录以及住院记录,并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可疑的感染来源和场所开展现场走访和调查.采集病例唾液以及血液标本,采用巢氏PCR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结果 病例为40岁男性,常年居住在农村地区,2023年7月25 日,病例被流浪犬咬伤其左小腿,伤口未予处置且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至8月22日病例发病,潜伏期约为1个月.8月23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被诊断为狂犬病临床诊断病例.8月24日采集病例唾液、血液标本送至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同日病例医治无效死亡.8月2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反馈检测结果,确认为狂犬病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居住地近5年未报告狂犬病病例,且所在村组及相邻地区无类似病例出现.结论 本病例为湖北省1例狂犬病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未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同时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今后应加强对居民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的狂犬病防治知识宣教,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需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伤口处置与狂犬病疫苗接种,必要时接种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狂犬病实验室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2022年保山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永赵建娥张天鸿段生朝...
    440-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保山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的现状,分析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小学生龋齿防治和口腔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2年选取保山市2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龋齿患病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对9 981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乳牙龋患率为35.84%,龋均1.58颗,乳牙龋补率为1.81%;恒牙龋患率为51.38%,龋均1.73颗,恒牙龋补率为12.97%;女性龋患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217,P<0.001);住校学生龋患率(68.09%)高于非住校学生(5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114,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龋齿发生呈现增长趋势(趋势x2=429.8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的刷牙习惯差(OR=1.325,95%CI:1.124-1.562)、刷牙不使用含氟牙膏(OR=1.238,95%CI:1.074-1.426)、喝含糖饮料(OR=1.274,95%CI:1.133-1.433)、吃油炸食物(OR=1.268,95%CI:1.133-1.419)、每天吃早餐(OR=1.489,95%CI:1.322-1.677)是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每天经常吃新鲜水果(OR=0.902,95%CI:0.845-0.963)、每天经常吃蔬菜(OR=0.889,95%CI:0.821-0.962)、不住校(OR=0.854,95%CI:0.758-0.962)是发生龋齿的保护因素.结论 保山市中小学生的龋齿患病形势严峻,龋患率、龋均较高,龋病治疗率较低.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作用,协同学校、家长做好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综合的口腔保健干预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和发展.

    中小学生龋齿龋均影响因素

    陇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与控制措施

    马健刘海军陈艳宏赵亮...
    446-450,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基本状况,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信息系统"采集2014-2019年陇南市所辖行政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数据,分析水质达标情况、分布特征以及超标因子构成,应用多因素logisitc回归模型分析水质超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陇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达标率为26.08%,2014年水质达标率最低,2017年水质达标率最高,不同年份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1,P<0.001).陇南市所辖1区8县中,武都区水质达标率最高(44.26%),徽县水质达标率最低(7.65%),不同地区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6,P<0.001).不同水源类型的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3,P<0.001),沟塘来源的水质达标率最低(11.32%).不同供水方式和消毒方式的水质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8.36和15.72,P值均<0.001).手压泵取水的水质达标率最高(85.42%),常规处理(含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水质达标率次之(83.33%).经次氯酸钠消毒的水质达标率为100.00%,不消毒的水质达标率仅为23.04%.微生物指标是主要超标指标,总大肠菌群是主要的超标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氟化物、硝酸盐(以N计)、浑浊度、铝、铁、锰、耗氧量(CODMn法)9个超标因子均为水质超标的危险因素.结论 陇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水体传播传染病的风险较高.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处理技术推广和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等改善措施.

    陇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超标因子构成水源保护

    2021-2023年马山县8~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监测结果分析

    古廷思潘艳梅韦金灵
    45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马山县8~10岁儿童和孕妇尿碘及其家庭食用盐碘含量检测结果,及时掌握马山县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水平,对其进行碘营养风险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补碘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2023年每年采集8~10岁儿童与孕妇尿样及其家庭中食用盐,按照国标方法检测其尿样和食用盐中碘含量.结果 2021-2023年马山县共采集儿童家庭食用盐600份,孕妇家庭食用盐300份,盐碘检测结果中位数分别为24.7 mg/kg、22.7 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0%;共采集儿童尿样600份,尿碘中位数为243.6 μg/L;儿童尿碘分布为不足、适宜、超过适宜量、过量的比例分别为10.3%、26.0%、32.5%、31.2%,不同年份儿童尿碘含量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600名8~10岁儿童中,男、女生比例为1:1,男生尿碘含量中位数为258.0 μg/L,女生尿碘含量中位数为230.0 μ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采集孕妇尿样300份,尿碘中位数为163.5pg/L.孕妇尿碘总体分布为不足、适宜、超过适宜量、过量的比例分别为37.3%、26.7%、26.7%、9.3%,不同年份孕妇尿碘含量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P>0.05).2023年在各乡镇中随机抽取52名普通居民检测空腹尿与餐后尿的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P<0.05).结论 2021-2023年马山县儿童和孕妇家庭食用盐合格率和盐碘覆盖率良好,但孕妇和儿童仍存在碘营养不足、超过适宜量、过量等风险.不同性别儿童尿碘水平不同,男生高于女生.建议界定科学的采样时间,并制定空腹尿碘和餐后尿碘合理的评价标准范围.

    尿碘盐碘儿童孕妇监测

    开化县农村老年人贫血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戴黎萍卢丽霞胡晓松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开化县农村老年人贫血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村老年人贫血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参与2020-2023年开化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5岁及以上免费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农村老年人贫血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3年纳入分析的老年人分别为34 848人、37 612人、38 776人与43 680人,老年人贫血率从46.46%下降到31.65%,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趋势x2=1 891.00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教育程度、BMI、缺齿、锻炼习惯、饮酒、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均是影响贫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女性老年人贫血风险高于男性(OR=1.119,95%CI:1.090-1.149);相对65~<70岁年龄组,较高年龄段出现贫血的风险呈上升的趋势(OR=1.191,95%CI:1.160-1.222);相对文盲和半文盲,教育程度较高者贫血风险更低(OR=0.696,95%CI:0.670-0.724);相对正常体重,消瘦的贫血风险较高(OR=1.697,95%CI:1.625-1.772),超重、肥胖贫血风险较低(OR=0.592,95%CI:0.577-0.607;OR=0.462,95%CI:0.442-0.483);相对从不锻炼的老年人,每天锻炼的老年人贫血风险低(OR=0.558,95%CI:0.535-0.581);缺齿(OR=1.223,95%CI:1.195-1.251)、血清肌酐异常(OR=1.439,95%CI:1.383-1.497)、血尿素氮异常(OR=1.529,95%CI:1.483-1.576)的老年人贫血风险更高;相对从不喝酒的老年人,经常饮酒的贫血风险略低(OR=0.669,95%CI:0.560-0.801).结论 2020-2023年开化县农村老年人贫血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广泛关注.健康宣教、合理膳食、定期体检、适当锻炼、义齿修复、实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等是降低农村老年人贫血率的重要途径.

    贫血农村老年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