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矢状位参数变化及疗效分析

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矢状位参数变化及疗效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4-2021-04徐州市中心医院采用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的64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颈椎JOA评分、NDI指数、颈椎矢状位参数,并对颈椎矢状位参数改变值与临床疗效指标改善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64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生脑脊液漏、颈部血肿、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颈椎JOA评分较术前增加,NDI指数较术前降低,C2~7 Cobb角较、T1倾斜角较术前增加,C2~7 SVA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颈椎矢状位参数中胸廓入口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C2~7 Cobb角改变值与颈椎JOA评分改善值呈正相关(r=0.649,P<0.001),C2~7 Cobb角改变值与NDI指数改善值呈负相关(r=-0.791,P<0.001).患者手术前后C2~7SVA差值、T1倾斜角差值、胸廓入口角与颈椎JOA评分改善值、NDI指数改善值无相关性.结论 颈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颈椎矢状位序列,其中C2~7Cobb角的改善与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鑫宇、席健伟、刘磊、刘光普、韩猛、张瑾、苏超凡、马超

展开 >

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徐州 221004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 颈椎矢状位参数 C2~7 Cobb角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徐州市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及医学领军人才计划项目

Z20220402019TD002

2024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623
ISSN:1672-9935
年,卷(期):2024.39(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