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瘀斑的变化及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瘀斑的变化及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的发生、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对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和满意度造成影响.方法 纳入2022-09-2023-09于泉州市正骨医院关节科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18例晚期无菌性膝关节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瘀斑分为瘀斑组和无瘀斑组.观察记录术后瘀斑面积、肿胀、疼痛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第28天复诊行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评分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根据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瘀斑的发生和演变情况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后肿胀、疼痛差异及术后第28天OK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118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瘀斑分为瘀斑组(n=50)和无瘀斑组(n=68),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发生率为42.4%.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膝关节炎类型、D-二聚体值、是否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术前及术后第5天血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瘀斑组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髋膝踝角更大、纤维蛋白原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斑多开始于术后第3天(27例),第5~7天瘀斑发生的人数最多(50例),之后逐渐减少,术后21天剩余14例,第28天仅3例.瘀斑发生部位最多见于大腿,其次是膝关节周围、小腿及踝部.术后第7~14天瘀斑的面积达到高峰,高峰期整个下肢瘀斑面积最大者达700 cm2,最小为20 cm2,中位为95 cm2.术后第3、28天,瘀斑组较无瘀斑组术后肿胀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斑组与无瘀斑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8天,瘀斑组OKS评分更低,满意度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瘀斑组2例切口愈合不良,无瘀斑组1例切口愈合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发生率较高,多在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术后3~4周消退.瘀斑的出现会对患肢肿胀及早期功能恢复造成负面影响,且瘀斑的发生会降低术后早期患者满意度,外科医师应提高对瘀斑这一并发症的关注度.

龚志兵、黄昌瑜、吴荣凯、张焕堂、丘杭林、许妍妍、庄至坤、徐福东

展开 >

泉州市正骨医院关节科,福建 362000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瘀斑 功能 满意度

2024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623
ISSN:1672-9935
年,卷(期):2024.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