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某地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

某地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

扫码查看
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为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托"北京市放射卫生监测数据库"平台,收集2018-2022年某区各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5年间该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年均有效剂量为0.16 mSv/年,总年集体有效剂量为358.86人.mSv,年剂量低于探测下限、放射工作人员占87.44%.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2019年、2020年最低,均为0.15 mSv/年,2018年、2021年、2022年最高,均为0.17 mSv/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97,P<0.01).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18、0.18、0.15 mSv/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68,P<0.01).介入治疗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低,为0.14 mSv/年,核医学组最高,为0.21 mSv/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905,P<0.01).9人次(0.41%)出现超调查水平,主要为二级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工种,非实际受照几乎占全部原因.提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较低,但有上升趋势,放射工作环境满足辐射防护标准及现行管理的要求,未来放射防护宣传、培训、监督等工作应着重于二级医疗机构和核医学工种.

张雨、李鑫、刘铁、李爱军、龚海英

展开 >

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办公室,北京 102488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医疗机构 放射工作人员 外照射 个人剂量 超调查水平

2024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STPCD
影响因子:0.486
ISSN:1000-7164
年,卷(期):2024.50(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