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通往间隙的图像学——苏联诗电影的诗性源流考
通往间隙的图像学——苏联诗电影的诗性源流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世纪20年代,苏联形式主义旗手什克洛夫斯基将电影中的"诗"与"散文"进行有意识地风格划分,他撰文指出"诗的"电影中具有"装置的几何性"和视觉形式上的闭合感,使诗的电影成为"情念之诗".基于此,以苏联诗电影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为例,厘清非情节性、隐喻、节奏、结构等被视为"诗的因素"的电影特质,并从爱森斯坦的创作论出发,追溯诗学意义上的"顿歇",强调"雾之哀歌"作为诗性要素的重要性;进而将诗电影的实践过程与瓦尔堡的"间隙的图像学"建立关联,视之为图像序列的视觉装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陆颖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21000
关键词:
诗电影
蒙太奇序列
间隙的图像学
爱森斯坦
阿比·瓦尔堡
出版年: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6
ISSN:
1002-6924
年,卷(期):
2024.
410
(2)
参考文献量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