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民国时期工业安全理论的引进与传播
民国时期工业安全理论的引进与传播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工业灾害频发,不但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会给资方造成一定损失.进入民国后,工业安全理论首先从日本引进,随后,欧美各国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也相继被译介.工业安全问题成为学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工厂环境的洁净卫生、工厂设备的安全性、工厂选址的环境影响等问题.虽然其时理论建构尚不系统,但各种安全问题的议题均已初露端倪,实践指向显著.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矿业保安规则》《工厂法》等法律规范,民间则借鉴美国的经验开展了工业安全运动.上海成立工业安全协会,各厂指定安全指导员,创办会刊《工业安全》,举办工业安全展览广泛宣传.上述举措使得工业安全建设多少有所成效,然总体效果不能高估.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志英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关键词:
工业安全
工业灾害
工厂环境
工业安全协会
清末
民国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0FZSB044
出版年: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6
ISSN:
1002-6924
年,卷(期):
2024.
412
(4)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