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商品内检制度的存废——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食检验为中心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商品内检制度的存废——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食检验为中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商品内销检验从海关出口检验的附属业务中独立出来并从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食内销检验经历了1930-1935年地方政府和商人团体自发组织及1936-1937年国产检验委员会统一办理两个阶段,但最终因以下问题未能解决而走向失败.首先,分散的小农经济被证明难以适应现代检政的需要,是导致粮食检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产地检验虽然必要,但受到强大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再次,某些检验机关的组织不健全,比如由买方承办的粮检容易出现搭便车问题;最后,检验标准单一化、检验效率低下和设施不完善,成为粮食检验难以顺利推进的制度和技术因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翰伟、常明明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关键词:
内销检验
商品内检制度
长江中下游地区
粮食检验
失败原因
民国
国民政府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3AJL004
出版年: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6
ISSN:
1002-6924
年,卷(期):
2024.
412
(4)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