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愤著书"说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批评的意义破层

"发愤著书"说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批评的意义破层

扫码查看
作为一种文学阐释理论的"发愤著书"说,已成为明清时期针对通俗小说文本意义与作者寄寓展开阐释的重要惯习.通过比肩《史记》等史书经典,"发愤著书"的阐释从文教意义与伦理价值两方面重设了通俗小说承继传统的"奇书"身份,尝试推进通俗小说"雅道"的意义破层.此举是将古人"托书说义"的批评惯习转化为批评者与通俗小说之间的精神"对话",推动批评者关注通俗小说"泄愤"或"不得志"的知识特征,形成感同身受的精神寄寓与"妙绝"体验.可见,"发愤著书"说有助于向当今构建中国特色的阐释学理论提供积极的历史经验.

温庆新

展开 >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2

发愤著书 通俗小说 《史记》 "奇书"批评

扬州大学一流学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

YZUXK20232422FZWB038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6
ISSN:1002-6924
年,卷(期):2024.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