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SFIC模型的我国医疗机构协同关系研究

基于SFIC模型的我国医疗机构协同关系研究

扫码查看
医疗机构是以组织化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社会部门,加强医疗机构协同能够推动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机构间的关系经历了分工、竞争、合作三个阶段,分工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总体性协同,竞争阶段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导向,合作阶段是政策导向下的不断调试.本文基于协同理论,借助SFIC模型研究医疗机构间的关系,从起始条件、助成性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个方面分析协同关系的演化历程,并总结规律.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以医联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机构协同关系新模式,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联体不联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医疗机构协同的困境,起始条件方面表现为合作动力不足,助成性领导方面表现为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制度设计方面表现为难以真正实现一体化管理,协同过程方面表现为利益相关者难以达成并保持共识.针对当前医疗机构协同关系中存在的困境,结合典型地区经验,提出重塑医疗机构体系,加强医保调控作用,完善医联体协同管理机制,引导发挥患者主动性的医疗机构协同关系优化思路.

彭翔、严新明

展开 >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SFIC模型 医疗机构 协同关系 医联体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配套项目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专项研究项目

19CGL063XPT19CGL0632023YLFWYGLO03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6
ISSN:1002-6924
年,卷(期):2024.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