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悬浮型农村与基层治理断裂带——对农民主体缺位和基层治理内卷的再解读
悬浮型农村与基层治理断裂带——对农民主体缺位和基层治理内卷的再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近年来,农民主体缺位和治理内卷成为资源下乡阶段基层治理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在中西部农村调查发现:首先,农村存在如下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大部分农民对村庄政治和村庄事务的态度冷漠;二是传统农业被治理者认为是村庄最无前景的产业而被长期忽视,三是自上而下改造农村的诸多举措与农村的适配性不足却只能认真落实.其次,这些特征形塑了一个治理者的农村悬浮于治理对象的农村之状态,笔者称治理者的农村为悬浮型农村,治理对象的农村为真实农村.再次,悬浮型农村格局下,村庄内绝大多数农民被边缘化,悬浮型农村成为基层治理者的政绩呈现和基层社会精英们的利益角逐的舞台,损害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基层治理断裂带是悬浮型农村的治理后果,主要表现为:治理者为悬浮型农村所做的努力无法进入真实的农村进而无法促成可持续的农村发展格局的形成,导致这些努力在治理者内部空转;治理对象的诉求无法进入治理者的视域,进而很难得到回应.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文琼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关键词:
悬浮型农村
资源下乡
基层治理内卷
农民缺位
治理断裂带
出版年: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6
ISSN:
1002-6924
年,卷(期):
2024.
41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