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的强制阐释现象与反思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的强制阐释现象与反思

扫码查看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论著中,西方生态理论是研究者的理论资源,但这种理论的借用甚至套用存在的问题已逐渐浮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强制阐释。面对新生的文学现象,学者们缺乏足够的生态批评知识与思想积淀,直接征用其他学科领域理论进行阐释,忽略了文学作品的独特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从理论到理论,以理论强行解释作品,结论先行、机械套用,使生态文学批评沦为西方生态理论的跑马地。强制阐释对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造成直接的损害,它既制造了批评话语霸权,凌驾于作家与文本之上,又曲解生态文学价值,削弱生态批评的魅力,还激起学术界对于生态批评的反感。强制阐释之所以流行于中国当代生态批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缺乏本土生态批评理论,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解决话语问题,同时也与生态批评在中国使用时间短、学者注重译介却忽略是否契合本土作家作品有关。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中的强制阐释现象,反映了中国学术界解决本土生态批评资源、建构民族生态话语的急迫性。

龙其林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生态批评 强制阐释 本土资源 民族话语

2024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6
ISSN:1002-6924
年,卷(期):2024.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