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林纾一生的文学成就,不能仅仅只以他于五四新文化论争中所发表的《荆生》《妖梦》作为依据,而应该以他的翻译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原因在于,林纾的翻译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五四整整一代人的文学创作。林译小说坚持并确立了史传传统,这一传统被现代作家普遍接受下来,并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林纾的翻译过程中,通过对西方小说题目的易名与误读,突出了他"洋为中用"的思想,体现出他的启蒙意识;同时,在半殖民体验下,他的翻译更重视读者的接受心理,以读者的"期待视野"为基础作为翻译的文化策略,在西方文学中注入中国元素,一方面既满足了守旧派文人对固守传统文化的"匡时卫道"的心理,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林纾借西方文化来拯救时弊的文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