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稻渔蛙"综合种养新模式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稻渔蛙"综合种养新模式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扫码查看
为探索一个农田综合利用率相对较高、更能适应生态和切实可行的生态种养模式,特设定"稻渔蛙"综合种养新模式试验,试验以种植水稻为基础,在水稻相对不减产的前提下,通过种植水稻配套混合养殖鲤相结合,稻田种植水稻、水上养殖黑斑蛙、水下养殖常规稻田鱼,达到空间和资源更好利用效果,从而实现更高效高产目的.结果表明,一是合理设置水稻密度,渔沟蛙食台占地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0%以下,能实现水稻产量基本不减产;二是适当密度投放适合稻田养殖鱼苗,选择性使用低效和生物农药,能达到鱼儿肥田节约肥料,不影响水稻生长;三是利用渔沟渔凼上方的剩余空间,用飘板制作蛙食台,养殖黑斑蛙能达到蛙丰收的同时,可以防治水稻稻飞虱等害虫.通过试验证实,"稻渔蛙"综合种养新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农业生产中是可行的.
Feasibility Study and Analysis of a New Integrated Farming Model for Rice Fishing Frogs

石国任、邵鹏

展开 >

桐梓县狮溪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桐梓 563211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遵义 563000

稻田 生态 综合种养 产量 效益

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项目贵州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生态农业技术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苏跃名师工作室"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戴燚名师工作室

GZYMCYJSTX2024-07

2024

耕作与栽培
贵州省农作物学会 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耕作与栽培

影响因子:0.254
ISSN:1008-2239
年,卷(期):202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