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曼谷湾顶红树林区近百年来有机碳埋藏记录及影响因素

曼谷湾顶红树林区近百年来有机碳埋藏记录及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通过对曼谷湾顶红树林区柱状沉积物D1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总氮(Total Nitrogen,TN)、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及粒度等指标的分析,在210Pb建立的年代地层框架的基础上,重建了该地区近百年来有机碳的埋藏记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OC含量和δ13C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35%~2.26%,−24.18‰~−22.67‰,均自下而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区为河口型红树林,相比海洋型红树林,其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受红树林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受周期性涨落潮和河口径流的冲刷,较轻的红树林碳屑极易被分解或被带至外海,难以在沉积物中存储.综合研究区的环境因素,选择陆源、海源和人为源作为三端元,计算得出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以人为源和海源为主,陆源贡献相对较低.1939年以来,人为源有机碳贡献不断增大;1980—2008年间,因入海河流上游修建大坝,导致入海物质通量减少,加之该时期区域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降雨量相对减少,陆源有机碳贡献相对降低.因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等人类活动增强,人为源有机碳贡献相对增加.该时期红树林遭到大规模砍伐,红树林的海岸屏障作用削弱,导致沉积物中海源有机碳贡献相对增加.2008年以来,因红树林恢复和堤坝建设,陆源有机碳的贡献几乎消失.
Organic Carbon Burial Recor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ngrove Forest at the Tip of Bangkok Bay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 tip of Bangkok Baymangrove areaorganic carbon

徐元芹、李萍、高伟、刘杰

展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7

曼谷湾顶 红树林区 有机碳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1Q0441506071

2024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学会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学进展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32
ISSN:1671-6647
年,卷(期):2024.42(1)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