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是孔子创立的儒家理论范畴.其包含有解决国家治理难题的三层显性内涵和倾向人性"恶"的隐性内涵;同时,还体现孔子重视"符合实际"的思想特征.荀子传承发展这一范畴,在《正名》篇中围绕"化解'民无所措手足'"的治理难题,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了人性范畴相关内容,并为"性恶"论奠定基础.在《性恶》篇中,荀子则通过"符合实际"的检验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性恶",反对"性善".按照孔子"正名"视域审视荀子"性恶"论,可以进一步发现荀子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对学界长期热议的"荀子是否'性恶'论者"的焦点问题进行有益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