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性"的文化学解读——清教主义视阈下的《中性》

"中性"的文化学解读——清教主义视阈下的《中性》

扫码查看
美国作家尤金尼德斯的长篇小说《中性》因其"中性"的阐释空间而蜚声于世.聚焦于"身份"这一议题,清教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为移民家族身处美国境遇的文化注脚.《中性》以史诗性的叙事艺术,巧妙地将希腊神话与美国想象搅旋于不同的时空,并借由一个基因的回溯与书写,引发人们关乎虔信与智性、普遍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哲思.同时,《中性》作为移民文学与流散文学,也能在清教主义对于美国文学的普适性之外,提供特殊的文学经验与理解,即在后911和后冷战意义上的今天,呼吁人们回归"中性"的姿态,在对自我、族群和国家的追问、对话与认同中,消弭对于"他者"的焦虑与恐慌.

程润峰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中性》 尤金尼德斯 "中性" 希腊神话 清教主义 "美国梦"

202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0.309
ISSN:1671-0975
年,卷(期):2021.18(1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