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回娘家"习俗的变迁及其对女性生活空间建立的意义——基于三代农村女性的田野研究
"回娘家"习俗的变迁及其对女性生活空间建立的意义——基于三代农村女性的田野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山东沂蒙山地区L村是典型的传统北方农村社区,田野观察和访谈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女性"回娘家"习俗的称呼上,逐渐由"过娘家"演变为"回家";在时间安排上,从严格遵守的岁时传统到相对灵活,再到相对固定;在礼物的变化上,每一代人都有紧随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礼物革新.整体上,这些变化对于女性自身独立生活空间的构建,包括社交空间、情感空间的建立和扩大,有着正面效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也面临现代化的困境."回娘家"习俗的变迁机制,是在每一代农村女性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深刻地嵌入到当时社会制度和政策中发生的.
外文标题:
On the Changes of the Custom of "Back to Parental Hom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ing Living Space for Women——Fieldwork about Three Generations of Rural Wome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才香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关键词:
"回娘家"
生活空间
情感权力
社会制度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17SRB010
出版年:
2019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326
ISSN:
1004-941X
年,卷(期):
2019.
37
(1)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