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棉花种质资源和品种(系)的抗黄萎病性鉴定
棉花种质资源和品种(系)的抗黄萎病性鉴定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经过多年对棉花新种质和新品系的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初步表明:BD18、D1、攻49、川239和陕3337表现为高抗,病指为11.3~19.4,而中植372、川2802和D6为中抗(抗和耐),其余材料均为感病.针对长江中游棉区黄萎病发生为害常受夏季(7~8月)高温(旬温超过28℃)的影响而出现隐症现象,采用了纸营养钵撕底伤根,并用定量菌液(2×107个孢子/ml)醮根的抗黄萎病性人工病圃鉴定方法,使黄萎病发病提前至苗期,并保证夏季高温来临之前达到发病高峰,获得各品种(系)的抗性结果.
外文标题:
Appraising the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plasmic resources and varieties(line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谢标洪、孔令甲、邱新平、蓝家样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性鉴定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01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长江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42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1.
(4)
被引量
3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