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红壤团聚体的影响

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红壤团聚体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单作玉米、马铃薯//玉米间作,采集玉米在3个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的根系和土壤,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总糖和土壤团聚体状况,分析根系特征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显著高于单作玉米(P<0.05).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增加,间作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P<0.05).抽雄期,间作玉米比单作>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显著提高8.17%(P<0.05);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提高12.24%(P<0.05),分形维数(D)显著降低1.09%;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降低26.08%.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总有机酸含量与R0.25、GMD、D、PAD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玉米间作对改变玉米根系特征及根系分泌物中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f maize on red soil aggregates in sloping farmland

程伟威、王婷、范茂攀、李永梅、王自林、肖靖秀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 650201

玉米 不同种植模式 坡耕地红壤 土壤团聚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416610632017FG001-0452018Y063

2019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长江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442
ISSN:0439-8114
年,卷(期):2019.58(15)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