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种药用植物在喀斯特生境下的生理特征及适生性

四种药用植物在喀斯特生境下的生理特征及适生性

扫码查看
以广西特色药用植物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和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作用日变化,并结合叶绿素含量、叶片碳酸酐酶活力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综合分析4种植物在广西那坡县喀斯特生境下的适生能力.结果表明,半枫荷和裸花紫珠光照利用能力较好,日均LUE值半枫荷(1.77%)>裸花紫珠(1.65%),且半枫荷和裸花紫珠的光补偿点低;广西地不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碳酸酐酶活力较高,分别为(3.13±0.20)mg/g和(8290.00±41.50)WAU/gFW,广西地不容叶片的碳酸酐酶活力较高,说明其固碳能力较好;7—12月山豆根和裸花紫珠株高分别增加79和36 cm,植株生长旺盛;植物叶片的δ13C大小为半枫荷(-26.684±0.781)‰>广西地不容(-27.407±0.078)‰,均高于喀斯特地区C3植物的平均值,表明半枫荷和广西地不容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综合分析表明,参试的4种植物对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干旱环境均有不同的适应机制,表现出较好的适生性.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bility of four medicinal plants in karst environment

郝俊霄、靳文戈、李良波、黄荣韶、唐辉、甘凤琼

展开 >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0

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南宁 530004

展开 >

喀斯特生境 药用植物 光合生理特征 碳酸酐酶 稳定碳同位素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桂科AA1811801531760112

2020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长江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442
ISSN:0439-8114
年,卷(期):2020.59(9)
  • 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