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体能量代谢最活跃、需氧及耗氧量最大而氧储备量最小的器官,对缺氧环境比较敏感,短暂缺氧即可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近年来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可以监测额叶皮质脑组织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的变化,通过脑组织微脉管水平(其中包括了25%小动脉、70%小静脉和5%毛细血管)的血氧饱和度来反映脑组织氧的供需平衡情况,判断脑缺血的发生.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Beer-Lambert定律,即光线在溶液中的通透性取决于溶液中可吸收分子的密度(浓度)及光波的波长.在很多诊疗过程中都存在着脑组织灌注不足的风险,诊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rScO2下降则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神经心理功能障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风险将显著增加.由于NIRS技术监测rScO2操作简单、无创,可以进行连续监测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此技术较常规监测指标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故更有利于保障患者脑功能安全,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文章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分析NIRS技术监测rScO2的实用性及准确性,介绍NIRS技术监测rScO2的基本原理、围术期应用新进展以及未来展望、心肺复苏、新生儿领域应用及影响因素.推广其在诊疗过程中高危人群的应用,以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使其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功效.